血脂高需吃素蛋和肉不能碰?不见得!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临床上与血脂紧密关联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由于这些脂肪多半不溶于水,所以在血液中,它们大都与蛋白结合,生成脂蛋白,所以,血脂异常,必然要表现为某些脂蛋白水平的升高或者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被称为“坏”胆固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血液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越高越不好,高密度脂蛋白过低也不好。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单位:mmol/L(mg/dl)]

  注意:血脂化验单上各项指标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并不意味着着就是健康的。化验单上的正常值是相对的、是相对无合并症和危险因素的人群而言。

  通常来说,「高血脂」本身不会造成明显症状。但如果血中脂类物质过多,它们就会逐渐滞留在动脉血管的壁上,使动脉血管壁增厚、变硬,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诱发一系列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主动脉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所以我们得了高血脂,需要积极治疗和控制,尽可能的避免让高血脂引起新的疾病。

  “高血脂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慢慢‘糊住’血管,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薛亚军2023年6月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高血脂早期无显著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是在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后才发现了自己的血脂水平存在异常。

  不过,早期高血脂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一些不太明显的身体变化可能已经在提醒你关注血脂了。

  眼皮、胳膊肘、脚后跟等部位,长出米粒大小的黄色瘤,不痛不痒,可同时出现多个或融合在一起。黄色瘤是脂肪堆积在皮下形成的,往往是血脂升高的表现。

  短时间内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黄色小斑块,比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或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的条纹,也可能是血脂升高的信号。

  有的中老年人出现腿抽筋、小腿发凉、发麻等不适,会以为是缺钙所致。事实上,这原因是胆固醇积聚在周围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导致腿抽筋、走路一瘸一拐的。

  这是高血脂常见的早期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晕,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

  早晨起床时,看某一样物体,总是时不时模糊几秒,之后又恢复。血液中甘油三酯增多、流速减慢,脂蛋白从毛细血管漏出且侵犯到黄斑,就会影响视力。

  建议发现上述症状后尽早就诊,进行血脂检查、颈动脉超声、下肢动脉超声、眼底动脉检查、下肢动脉超声等。

  「低脂饮食」是要求限制每日食物中总脂肪的摄入量,同时提高摄入脂肪的质量。脂肪本身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可促进它们的吸收。脂肪摄取不足可能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

  但过多的脂肪会给人类带来过高的热量,在体内蓄积而带来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问题。而且肉类除了含有油脂外,还是蛋白质的大多数来自,所以建议适量食用油脂和肉类,而不过量。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根据脂肪酸结构的不同可大致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类。具体哪些油脂不能吃,哪些能适当吃,可以借鉴下面的内容:

  反式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含有人造黄油的糕点,含有起酥油的饼干和油炸、油煎食品,高温精炼的植物油和反复煎炸的植物油等。

  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肥肉、腊肉、奶油等,做菜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类似猪油、牛油,室温下是固体的油脂,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富含油酸的茶油、玉米油、橄榄油、米糠油等烹调用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食用植物油(常温下一般是液体的食用油,如花生油、葵花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每人每天 25 g(约 2.5 汤匙)。

  每周食用鱼类 ≥ 2 次,每次 150~200 g;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倡从自然食物中摄取,不主张盲目补充鱼油制剂。

  素食者能够最终靠亚麻籽油和坚果(如开心果、核桃等,但要注意可能因为加工时加入盐等调味,造成盐等摄入过多)获取。

  此外,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物也要限制,如肥肉、动物内脏(心、脑、肝、腰子)、鱼子、鱿鱼、墨鱼、蛋黄等。正常人每天胆固醇摄入别超过 300 mg(大概相当于 3、4 个鸡蛋食用后被人们的身体吸收的量)。要注意,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同时也多富含饱和脂肪。

  除了注意油脂和胆固醇之外,建议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和各种豆类等。

  要想避免胆固醇水平过高,少吃这三种食物,第一种是当之无愧的“胆固醇之王”。

  猪脑、牛脑、羊脑等动物脑类食物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胆固醇之王”。猪脑中胆固醇含量堪称食品界的冠军了,猪脑的胆固醇含量约为 2571 毫克/100 克,牛脑为 2447 毫克/100 克,羊脑为 2004 毫克/100 克。

  蛋黄中除了胆固醇,还富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

  因此,健康人群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患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及高风险的朋友需注意每周吃鸡蛋最多控制在 3 个~4 个。

  动物内脏在真实的生活中被很多人喜爱,成为餐桌上很常见的美食。但是动物内脏(如:猪腰、猪肝、猪肺、猪大肠以及牛羊鸡内脏)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平均每 100 克内脏还有 200 毫克~400 毫克的胆固醇,猪肝甚至达到了 1017 毫克/100 克。

  因此,动物内脏建议尽量少吃,有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病史和高风险的朋友动物内脏最好不吃。

  绿豆芽含有的维生素 C 和膳食纤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胆固醇排泄,能帮助清除体内垃圾,还可以与食物中的胆固醇相结合,并将其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

  苹果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降脂果”。苹果富含的大量果胶,可吸收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能与其他降胆固醇的物质,如维生素 C、果糖等结合增强降血脂功效。

  三文鱼中富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

  在淡水鱼中,鲤鱼也是很值得推荐的降脂食物。鲤鱼虽然脂肪含量较高,但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排除血管“垃圾”降低胆固醇。

  相比猪、牛、羊等红肉,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禽肉(白肉)当然更适合血脂异常的人群。不过吃禽肉时一定要记得去皮,其中鸡肉是蛋白质的最佳来源,去皮可去掉绝大部分的脂肪,是禽肉中的首选。

  · 建议尽量少吃动物油脂、高糖高油类食品,适量吃一些海鲜,正常吃瘦肉和鱼,多吃蔬菜、豆制品以及各种粗粮。当然,如果想依靠单一食物来降血脂,也是不现实的。普通人群最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健康的饮食模式。

  · 除了吃对饮食、吃好饮食,高胆固醇人群想要控制好胆固醇,还需要做到:定期筛查胆固醇指标、多运动控制体重。

  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和膳食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内脏、肥肉、鸡蛋、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包括全谷类、水果、蔬菜、豆类等。

  高血脂人群在做好饮食管理的情况下,也不能忽略运动的重要性。规律且适量运动,能大大的提升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使得蛋白酶的活性提高,达到降脂目的。

  戒烟以及避免吸入二手烟对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备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也应该限制酒精的摄入。

  控制血脂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按疗程服用降脂药物后,血脂会回到正常范围但是一旦停药,很多时候又会反复,所以即使血脂正常,也别擅自停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 【48812】高胆固醇血症可致骨性关节炎

下一篇: 心血管患者福音!国产降脂新药获批上市降低胆固醇有更多的选择

相关资讯